近日,温州联合产权交易中心(以下简称“联交中心”)组织交易的第十五届中国(温州)国际园林博览会展园10+5年运营权转让(合作)项目正式完成签约,进一步推动园博园建设进程。
该项目为温州市重点工程,且涉及公益民生领域,具有周期长、流程复杂、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。自项目受理对接以来,联交中心统筹分析、精细服务,以“政策适配、应急协同、专业服务”三大创新举措破解项目难题,最终确保项目如期挂牌并顺利签约。
一、合规落实守底线,刚柔相济推项目。
针对项目10+5年超长运营周期及公益属性,联交中心通过交易规范和协同监管相结合的方式,创新性实现“刚性合规+柔性适配”双轨推进。一方面,严格遵循《温州市属国有企业资产租赁若干指导意见》等政策要求,规范执行各项交易程序与流程,确保每一步流程经得起合规检验;另一方面,主动配合国资委建立全程监管协同机制,强化事前、事中审批沟通,为项目灵活推进预留空间。
二、多方响应提效率,双线协同促挂牌
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及紧迫性,项目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挂牌,联交中心启动“12小时超长应急响应”机制,通过“线上同步协作+线下上门服务”的联动模式,中心以“急事急办、特事特办”的效率,确保项目如期挂牌。一方面,安排业务人员逐字审阅修改内容,在保障合规前提下高效完成调整;另一方面,安排业务人员赴委托方现场,结合运营需求、转让难点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。
三、专业服务显能力,护航交易促价值。
项目推进过程中,联交中心以专业化服务为客户提供多方面建议,动态优化项目方案,有效防范交易风险,切实维护交易各方权益。一方面,针对原房产评估模式与项目特性不匹配的问题,及时建议切换至经营权估价模式,有效纠偏定价机制,而针对交接时间不确定性等风险,督促委托方在文件中明确披露。另一方面,对交易方案中免租期设定、履约保证金支付方式等条款及三份合同样稿开展多轮合规审查,提出优化建议,并重点对综合评议文件中的评分标准进行合理性评估,从指标权重、量化方法等维度提出改进方案,确保评分体系科学公正,从源头拦截潜在风险。
最终,项目成功征集到四位意向方,并以首年477万元价格成交。
此次项目的成功落地,标志着联交中心在长期运营权转让领域形成“政策适配+应急协同+专业服务”三位一体的全周期服务模式,充分验证该模式的实效性。该模式不仅突破传统流程壁垒,更通过精准的政策解读、全链条的风险把控及创新的服务协同,为同类公益性项目运营权转让提供了可复制的“温州经验”,也为温州产权要素交易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,更为城市重大工程建设运营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。